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于 2025 年 7 月 1 日印发《海淀区城市更新导则 (2025 年版)》《海淀区城市更新实施指引 (2025 年版)》,用于指导海淀区行政区域内各类城市更新活动。核心目标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加快建成国际一流高品质典范城区。工作原则包括以人民为中心、强化规划引领等。重点围绕人工智能创新街区(53 平方公里新质生产力示范区)、三山五园地区、“马上清 (青) 西” 地区、南部存量地区、科学城北区五大片区,推进产业类(老旧厂房改造等)、居住类(老旧小区改造等)、设施类(公共服务设施等)、公共空间类(绿色空间等)、区域综合性五大类更新,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实施机制,保障更新有序推进。
海淀区城市更新导则(2025年版)
—— 总则
—— 编制目的: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等
—— 适用范围:海淀区行政区域内
—— 工作原则:以人民为中心等4项
—— 编制依据:中办发〔2025〕34号等11项
—— 总体要求
—— 空间提质增效:保障新质生产力空间
—— 产城融合:“四区”融合、功能混合
—— 文化底蕴:三山五园等文化传承
—— 城市活力:全域无界花园城市
—— 人才吸引力:全龄友好、设施完善
—— 智慧城市与绿色低碳:韧性城市、节能改造
—— 重点片区工作要点
—— 人工智能创新街区:53平方公里示范区
—— 三山五园地区:文化“金名片”
—— “马上清(青)西”地区:功能提升
—— 南部存量地区:高品质典范城区
—— 科学城北区:园区与城区融合
—— 重点类型工作要点
—— 产业类:低效园区、老旧厂房等
—— 居住类:危旧楼房、老旧小区等
—— 设施类:公共服务、市政交通等
—— 公共空间类:绿色空间、滨水空间等
—— 区域综合性:活力片区、文化片区等
—— 支撑保障
—— 优化传导机制、设计引导、工作机制
海淀区城市更新实施指引(2025年版)
—— 总则
—— 编制目的、范围、原则、基本概念
—— 项目生成
—— 分类:居住类、产业类、设施类等
—— 负责单位:各委办局、街镇
—— 方案编制与审查
—— 入库条件、实施方案11大模块
—— 审查流程:联合审查、公示
—— 行政许可办理
—— 立项、土地配置、规划许可等
—— 建设运营
—— 施工管理、产业监管、验收等
—— 保障措施
—— 组织、规划、用地、资金、实施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