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新质生产力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若干政策》是河南省政府为支持郑州经开区发展而制定的政策措施,以下是对该政策的详细解读:
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到 2030 年,郑州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 3000 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翻一番,进入全国经开区前二十强,成为支撑全省高质量发展的 “两区一枢纽”,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全国科技创新应用引领区、“一带一路” 重要枢纽。
培育壮大先进产业集群:明确支持郑州经开区做强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高端智能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大健康、智慧物流四大主导产业,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国际贸易及新消费两大新经济产业。推动优势产业聚链成群,支持相关高端智能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整车及关键零部件项目布局。打造产业创新生态,支持各类创新主体申报创新平台,鼓励企业设立研发平台,引进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建研究院等。加快特色园区高效开发,支持规划建设各类特色产业园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对符合条件项目优先列入相关计划。
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打造 “全球汇” 总部基地港,建设 “一带一路” 国际商务区,搭建数字经济平台,打造多个中心和窗口。促进国际物流扩量提质增效,支持陆港与航空港联动,推动海外仓建设,探索启运港退税等。推动外资外贸转型升级,争取更多区域纳入自贸试验区,支持设立商事调解中心分支机构,建设国际化社区等,推进汽车 “出海”,发展保税医美产业。
实施精准放权赋能:下放规划管理权限,依法赋予郑州经开区相应管理权限。强化用地要素保障,实行建设用地直报,对多种用地不列入 “去化周期” 调控范围等。加强财税保障,自 2025 年起,政府债券额度分配对郑州市本级倾斜,由其对郑州经开区符合条件项目优先保障。加大能源信息领域先行先试力度,下放节能审查权限,优先建设信息基础设施等。支持建设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人才体系,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开通人才政策直报渠道等。支持区域合作共建,将郑州经开区纳入多个重大战略,强化交通连接。支持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探索灵活用人机制,开展聘任制公务员招聘等。
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加强统筹协调指导,建立省直部门与郑州经开区协调联动机制,对重大事项开辟 “绿色” 通道。建立容错纠错机制,落实 “三个区分开来”,激发担当干事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