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耕地保护专项规划(2021-2035 年)》由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于 2025 年 7 月发布,旨在落实耕地数量、质量、生态 “三位一体” 保护,解决保护与发展矛盾、耕地破碎化等问题。规划以 “严守底线、优化布局、提质增效” 为策略,构建 “两带一区多片” 耕地保护空间结构,划定 271 个耕地集中整治区及 15 个示范区,明确到 2035 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 68.03 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59.81 万亩,通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用途管制、健全田长制等措施,打造超大城市耕地保护 “广州样板”。
《广州市耕地保护专项规划(2021—2035年)》政策解读
■ 一、规划背景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的决策部署,落实国家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的工作要求以及《广东省耕地保护专项规划(2021—2035年)》要求,以《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为引领,制定《广州市耕地保护专项规划(2021—2035年)》(下称《规划》)。
■ 二、规划目标
以市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和“三区三线”为基础,以流域为骨架,以耕地集中整治区为空间单元,围绕打造“绿美岭南都市新田园”愿景,统筹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明确“水丰土沃田园美、智慧高效生产优”的耕地保护总体目标,并制定分阶段目标和主要指标。
■ 三、规划主要内容
《规划》主要传导、落实总体规划关于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底线,促进落实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布局的要求,统筹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持续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把耕地保护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以高水平保护助力高质量发展。
《规划》包括总则、规划基础、指导思想与目标愿景、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持续优化耕地布局、全面提升耕地质量、加强耕地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健全耕地保护机制、近期重点工程、实施保障机制10个章节。
(一)严守耕地保护底线
严格落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明确的68.03万亩耕地保护目标和59.8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加强耕地用途管制,实行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用途管制正负面清单管理,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要求,明确细碎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利用指引。优化耕地种植结构,提高耕地种植收益的同时,保障特殊情形下的粮食应急供给能力。
(二)合理优化耕地布局
以流域为骨架,以现状优质耕地为主体,构建“两带一区多片”耕地保护空间结构,锚固特色优质农业生产空间。划定耕地集中整治区,作为规划期内补充耕地、永久基本农田补划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点区域,实行落地上图管理,统筹推动耕林园草空间布局优化。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逐步推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布局。
(三)全面提升耕地质量
明确推动耕地集中整治区内补充耕地和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逐步建成高标准农田,加强耕作层剥离再利用的区域统筹和市场化机制,进一步完善耕地质量监测管理,推动耕地质量提升。
(四)加强耕地系统治理
通过推动农田系统保护修复,维护农田生物多样性,推动耕地安全利用分类管理,开展受污染耕地治理和生态保护,提升耕地生态价值、拓展耕地多元功能。
(五)开展重点示范工程
以三大示范工程推动耕地的建设性保护,通过“成片良田工程”推动耕地集中补充,通过“现代粮田工程”着力提升耕地质量,通过“锦绣田园工程”引导耕地保护与农文旅发展融合。
(六)加强规划实施保障
健全耕地保护机制,全面推行田长制,将《规划》纳入“一张图”管理,完善耕地保护监测体系。强化规划实施保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规划实施管理和资金保障。
规划概述
—— 名称:《广州市耕地保护专项规划(2021-2035年)》
—— 编制单位: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 期限:2021-2035年(基期2020年,近期至2025年)
—— 目的:落实耕地“三位一体”保护,探索超大城市保护新模式
规划基础
—— 资源基础
—— 类型:水田(65.7%)、水浇地(33.5%)、旱地(0.8%)
—— 分布:99.2%在增城、从化等外围区域
—— 主要成效
—— 连续26年耕地占补平衡,2024年总量回升至基期水平
—— 田长制构建监测网络,考核多次获优
—— 问题挑战
—— 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年均非农占用耕地1.4万亩
—— 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破碎化(5亩以下图斑占56%)
指导思想与目标
—— 指导思想: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保障粮食安全
—— 基本原则:严守底线、正向优化、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 分阶段目标
—— 2025年:耕地数量净增,整治示范区初显成效
—— 2035年:建成岭南新田园,机制健全
—— 主要指标:永久基本农田59.81万亩,补充耕地累计17万亩
主要任务
—— 严守红线
—— 管制用途:明确耕地/永久基本农田正负清单
—— 管理永久基本农田:上图入库,储备区动态调整
—— 优化布局
—— 空间结构:“两带一区多片”
—— 整治区:271个,15个示范区(13.2万亩)
—— 提升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耕作层剥离再利用
—— 生态保护:防控污染,拓展多元功能
—— 健全机制:田长制、监测体系、制度创新
近期工程
—— 成片良田工程:白云钟落潭镇等9个项目
—— 现代粮田工程:白云钟落潭镇等6个项目
—— 锦绣田园工程:从化鳌头镇万亩良田等项目
实施保障
—— 组织领导、规划管理、资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