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划背景
### 发展基础
#### 自然与荣誉
##### 山水环绕、资源丰富、交通枢纽、模范单位荣誉
#### 环境改善
##### 空气质量优、河湖治理好、湿地建设多
#### 功能提升
##### 品质行动推进、垃圾分类与设施建设、绿化与海绵城市发展
### 存在问题
#### 绿地系统
##### 布局欠完善、功能待提升、保护作用弱
#### 公园服务
##### 精品少、设施缺、应急不足
#### 异地补绿
##### 建设用地多、补绿难落实
#### 滇池治理
##### 水质改善慢、面源截污差、联控机制缺
### 发展形势
#### 全省行动
##### 政策推动、改善环境、提升美誉度
#### 全市规划
##### 政策出台、推进绿美、贡献省会
#### 全区目标
##### 提升环境、优化布局、增强获得感
## 总体要求
### 指导思想
##### 习近平思想指引、生态文明理念、公园城市建设
### 基本原则
#### 生态优先
##### 生命共同体理念、提高生态稳定性
#### 规划引领
##### 衔接规划、分类分步实施
#### 因地制宜
##### 适地适绿、长效运维
#### 政府主导
##### 强化协同、多方参与
#### 以人为本
##### 共建共享、惠民悦目赏心
### 发展目标
#### 总体目标
##### 城乡和谐、环境改善、特色彰显
#### 三年成效
##### 绿美推进、公园初显、指标提升
#### 五年大变样
##### 滇池打造、绿道成网、格局形成
#### 十年风貌
##### 生态共生、全面建成示范
## 空间布局
### 一轴两脉
#### 中央公园轴
##### 海河及巫家坝公园核心
#### 历史文脉
##### 盘龙江与宝象河脉络
### 两带三片
#### 发展带
##### 传统城区与湖滨湿地带
#### 功能片
##### 会展、文化、商贸片区
### 多廊多点
#### 生态廊道
##### 水网等构成网络
#### 公园绿地
##### 分类提升成精品
## 各街道绿美发展指引
### 关上街道
#### 改造提升
##### 森林公园升级、环境塑造
#### 植物指引
##### 群芳竞秀、多类植物
### 太和街道
#### 特色建设
##### 口袋公园、社区打造
#### 植物指引
##### 青枝绿叶、观赏植物
### 吴井街道
#### 绿地融合
##### 拆建推进、绿地连接
#### 植物指引
##### 枫叶流丹、多样植物
### 金马街道
#### 生态文旅
##### 山体修复、产业发展
#### 植物指引
##### 丹桂飘香、特色植物
### 小板桥街道
#### 天际线塑造
##### 新中心建设、管控天际线
#### 植物指引
##### 树木葱茏、独特植物
### 官渡街道
#### 文化弘扬
##### 古镇核心、文化展示
#### 植物指引
##### 繁花似锦、传统植物
### 矣六街道
#### 农业田园
##### 保留风貌、提升环境
#### 植物指引
##### 存绿添彩、乡土植物
### 六甲街道
#### 滨水生态
##### 会展中心生态提升
#### 植物指引
##### 杉翠碧影、湿地植物
## 建设昆明城市新中心,打造“绿美春城”标杆展示区
### 巩固提升生态环境
#### 优化格局
##### 功能分区、布局调整、边界管控
#### 修复生态
##### 落实三线、保护建设、产业生态
#### 构筑网络
##### 多区域重点、多措施连通
### 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
#### 湿地保护
##### 分级管理、功能恢复、增殖放流
#### 防入侵生物
##### 调查评估、预警防治、选本土种
#### 宣传教育
##### 利用节日、结合物种、普及知识
### 构建安全韧性城市
#### 海绵城市
##### 老旧改造、理念结合、分区管控
#### 防灾绿地
##### 分类设置、配置设施、保障避险
### 推动“绿美+经济”高质量发展
#### 幸福产业融合
##### 绿美+文化创新、会展培育、体育发展、康养打造
#### 消费产业提升
##### 营造场景、探索夜间消费
#### 生活产业发展
##### 绿色出行、社区创建、消费推动
## 构建绚丽多彩绿美城市,建设安康温馨社区
### 编织官渡绿底
#### 公园体系构建
##### 挖掘用地、拓展绿量、完善分类
#### 绿地服务提升
##### 配置服务圈、增强功能、完善设施
#### 绿道系统完善
##### 依规划建三级、强化步行可达
#### 公园开放共享
##### 扩大范围、强化管理、嵌入设施
#### 立体绿化建设
##### 特殊空间绿化、建筑立面利用
### 塑造城市风貌
#### 城市中心建设
##### 推进改造、打造会客厅、建设公园
#### 天际线构筑
##### 整体协调、重点打造、建设眺望系统
### 打造官渡印象
#### 老旧小区改造
##### 综合整治、配套建设、绿化提升
#### 绿色社区创建
##### 推进建设、尊重意愿、保护风貌
#### 绿美街区打造
##### 全要素美化、一体化设计
#### 背街小巷整治
##### 综合整治、文化打造
## 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打造绿美宜居新家园
### 保护乡村地域风貌
#### 生态环境保护
##### 保持地形、保护生物、维护平衡
#### 生活环境改善
##### 完善设施、治理环境、弘扬文化
#### 生态修复农业
##### 政策支持、修复生态、推动农业升级
### 推动环滇绿美乡村旅游
#### 特色乡村打造
##### 保护风貌、挖掘文化、发展产业
#### 旅游模式构建
##### 康养休闲、农文旅融合、新业态
### 壮大“绿美+农林”产业高水平发展
#### 农业结构优化
##### 调整产业、形成体系、试点发展
#### 苗木资源建设
##### 扩大苗圃、建数据库、繁育推广
## 推动绿美交通建设,构建“城市迎宾”景观带
### 打造城市交通绿网
#### 景观网络构建
##### 依托骨架、打造两环七横五纵
#### 道路景观营造
##### 提升快速路、主干道、推进林荫路
#### 景观节点打造
##### 立交区、高架桥、边坡、地铁站点
### 建设高品质绿美公路
#### 高速景观营建
##### 配合养护、提升路域、种植植物
#### 农村道路建设
##### 一体化建设、提升通行、增添艺术
### 加快区域绿美铁路建设
#### 铁路形象提升
##### 沿线建设、保护生态、打造文化廊
#### 车站形象打造
##### 完善设施、管理交通、绿化站前
## 推动河湖高质量发展,绘就“人水和谐”新图景
### 构建蓝脉水系风光
#### 河道治理
##### 综合整治、消除黑臭、补水修复
#### 岸线景观打造
##### 人文景观、生态护岸、生物恢复
### 推进滇池生态保护建设
#### 水生态修复
##### 湿地建设、内源治理、植被修复
#### 环湖廊道构建
##### 明确范围、保护物种、修复生境
#### 湿地保护加强
##### 分级管理、功能恢复、提升服务
## 携手打造绿美校园,同心共建生态文明
### 提升改造现有校园环境
#### 校园提升
##### 调查规划、结合文脉、展示特色
#### 环境特色
##### 遵循季相、保护古树、融合文化
#### 周边净化
##### 取缔摊点、整治交通、清理卫生
### 全力打造绿美文化育人新环境
#### 文化活动
##### 融入教育、宣传理念、开展活动
#### 争创标杆
##### 组织审核、示范带动、经验交流
### 营造优美适龄教学环境
#### 幼小学环境
##### 趣味安全、季相植物、增加绿量
#### 中学环境
##### 融入美学、培植特色、亮化校园
## 完善绿美景区建设,凸显城市景观底蕴
### 依托官渡古镇创建省级绿美景区标杆
#### 景区环境打造
##### 生态保护、古迹修复、设施提升
#### 文旅品牌塑造
##### 宣传推广、打造项目、塑造名片
### 构建风光旖旎的自然景区
#### 生态旅游发展
##### 保护前提、规划管理、可持续
#### 业态转型升级
##### 全域旅游、产业融合、合作推广
### 构建官渡旅游新线路
#### 环滇线路建设
##### 规划设计、体验项目、交通改善
#### 文化资源整合
##### 合作共享、设计线路、融合园区
## 保障措施
### 组织领导
##### 成立小组、部门协同、街道落实
### 支持力度
##### 规划纳入、土地供应、人才保障
### 资金投入
##### 财政专项、整合资金、社会参与
### 督促指导
##### 督导调研、问责追责、规范指导
### 宣传引导
##### 完善制度、创新途径、发动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