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江苏省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
简介: 江苏省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 号)、《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意见》(苏发〔2019〕30 号),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对本行政区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作出的具体安排,是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依据。为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和自然资源部部署,规范和指导全省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深化落实自然资源部《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autointro-->
内容:
江苏省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
(试行)
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 号)、《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意见》(苏发〔2019〕30 号),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对本行政区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作出的具体安排,是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依据。为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和自然资源部部署,规范和指导全省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深化落实自然资源部《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结合江苏省情实际,制定《江苏省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
本指南共六章,分别为总则、编制组织、设区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规划强制性内容和成果构成。
目 录
前言
1、总则
1.1 编制依据
1.2 适用范围
1.3 规划定位
1.4 规划原则
1.5 规划范围
1.6 规划期限
1.7 空间层次
1.8 基础数据
2、编制组织
2.1 工作组织
2.2 工作程序
3、设区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内容
3.1 现状分析与形势研判
3.2 战略目标与发展策略
3.3 区域协同
3.4 空间格局
3.5 用途管制
3.6 资源要素保护与利用
3.7 海洋保护利用
3.8 城乡融合发展
3.9 中心城区布局优化
3.10 综合交通
3.11 要素支撑体系
3.12 生态修复和国土综合整治
3.13 规划传导要求
3.14 近期规划
4、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内容
4.1 现状分析与形势研判
4.2 战略目标与发展策略
4.3 区域协同
4.4 空间格局
4.5 用途管制
4.6 资源要素保护与利用
4.7 海洋保护利用
4.8 城乡融合发展
4.9 中心城区布局优化
4.10 综合交通
4.11 要素支撑体系
4.12 生态修复和国土综合整治
4.13 规划传导要求
4.14 近期规划
5、规划强制性内容
6、成果构成
6.1 文本
6.2 图件
6.3 数据库
6.4 附件
附录 A 规划指标体系
A.1 主要指标的确定
A.2 指标分类
A.3 指标涵义
附录 B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分区
B.1 一般规定
B.2 分区类型
附录 C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用途分类
附录 D 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指引
D.1 基本概念及说明
D.2 总体要求
D.3 划定技术流程
附录 E 规划文本框架、图件目录
附录 F 规划文本附表
指标分类
按指标性质分为约束性指标、预期性指标和建议性指标。约束性指标是为实现规划目标,在规划期内不得突破或必须实现的指标。预期性指标是指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预期,规划期内努力实现或不突破的指标。建议性指标是指可根据地方实际选取的规划指标。
指标涵义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陆域、水域、海域等面积。
用水总量:全年各类用水量的总和,包括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等。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法确定确定的不得擅自占用或改变用途、实施特殊保护的耕地面积。
耕地保有量:规划期内必须保有的耕地面积。
建设用地总面积:行政区面积内的建设用地的总面积。
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城市、建制镇、村庄范围内的建设用地的面积。
规划流量指标:指总体规划中对在规划期内拟复垦的现状建设用地,将其对应的建设用地规模指标置换布局到异地,待原建设用地复垦后方可使用。
林地保有量:规划期内必须保有的林地面积。
湿地面积:指红树林地,天然的或人工的,永久的或间歇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滩涂等。
大陆自然海岸线保有率:大陆自然海岸线(砂质岸线、淤泥质岸线、基岩岸线、生物岸线等原生海岸线,及整治修复后具有自然海岸形态特征和生态功能的海岸线)长度占大陆海岸线总长度的比例。
自然和文化遗产:由各级政府和部门依法认定公布的自然和文化遗产数量。一般包括:世界遗产、国家文化公园、风景名胜区、文化生态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传统村落、文物保护单位和一般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以及其他经行政认定公布的遗产类型。
常住人口规模:实际经常居住半年及以上的人口数量。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常住城镇人口占常住总人口的比值。
人均城镇建设用地:城市、建制镇范围的建设用地面积与城镇常住人口规模的比值。
人均应急避难场所面积:应急避难场所面积与常住人口规模的比值。
道路网密度:指快速路及主干路、次干路、支路总里程与中心城区面积的比值。
每万元 GDP 水耗:指每万元 GDP 产出消耗的水资源数量。
每万元 GDP 地耗:每万元二三产业产出增加值消耗的建设用地面积。
公园绿地、广场步行 5 分钟覆盖率:400 平方米以上公园绿地、广场用地周边 5 分钟步行范围覆盖的居住用地占所有居住用地的比例。
卫生、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步行 15 分钟覆盖率:卫生、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各类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周边 15 分钟步行范围覆盖的居住用地占所有居住用地的比例(分项计算)。
城镇人均住房面积:指城镇住房建筑总面积与城镇常住人口的比值。
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指每千名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拥有的养老机构床位数。
医疗卫生机构千人床位数:每千名常住人口拥有的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
人均体育用地面积:体育用地总面积与常住人口规模的比值。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公园绿地总面积与常住人口规模的比值。
绿色交通出行比例:采用步行、非机动车、常规公交、轨道交通等绿色方式出行量占所有方式出行总量的比例。
降雨就地消纳率:通过减少硬化面积,增加渗水、蓄水、滞水空间,使多年平均降雨量的 70%实现下渗、储存、净化、回用的城市建成区占总建成区的比例,是反映海绵城市建设水平的指标。
城镇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城镇经生物、物理、化学转化后作为二次原料的生活垃圾处理量占生活垃圾产生总量的比率。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农村经收集、处理的生活垃圾量占生活垃圾产生总量的比率。
发布时间: 2020-10-31
链接: http://files.in5.cn/guifan/202010-江苏省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pdf
标签: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编制指南, 国土空间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