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四川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pdf

简介: 四川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 年)(征求意见稿)前 言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强调:“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并从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作出专门部署。这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生态环境形势,着眼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立足满<!--autointro-->

内容:

四川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

(2021—2035 年)(征求意见稿)


前 言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强调:“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并从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作出专门部署。这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生态环境形势,着眼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立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新时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保护修复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四川地处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和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黄河上游重要水源补给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在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同时,我省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生态系统服务供需错配、空间格局失序失衡、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重叠交织。系统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四川新时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是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热切期盼的现实需求。


为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根据部门职责分工,省自然资源厅牵头组织编制了《四川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 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充分承(衔)接《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 年)》《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 年)》。《规划》以我省“两廊四区八带多点”生态安全格局为基础,以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为目标,以生态、农业、城镇空间为对象,按照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人工干预为辅、多种方式并存的原则,严格坚守自然生态安全底线,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科学布局和组织实施生态修复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切实增强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显著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生态碳汇能力,促进生态价值转化,加快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动形成生态保护和修复新格局,谱写美丽中国四川篇章。


《规划》是四川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活动和统筹谋划的总体设计,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四川开展生态修复工作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是省级相关专项规划和市县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编制依据。


目 录


第一章 现状与形势

第一节 基础条件

第二节 生态本底

第三节 实施成效

第四节 面临形势

第二章 问题与风险

第一节 主要问题

第二节 重大风险

第三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第三节 规划目标

第四节 修复任务

第四章 总体布局

第一节 总体格局

第二节 修复分区

第五章 重点工程

第一节 黄河上游若尔盖草原湿地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工程

第二节 大凉山—干热河谷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土保持重点工程

第三节 长江上中游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工程

第四节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重点工程

第五节 大巴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修复重点工程

第六节 龙门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源涵养提升重点工程

第七节 邛崃山—大渡河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流域综合治理重点工程

第八节 金沙江上游高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源涵养提升重点工程

第九节 雅砻江中上游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修复重点工程

第十节 江河源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源涵养提升重点工程

第十一节 长江黄河上游生态网络建设重点工程

第十二节 生态保护和修复支撑体系建设重点工程

第六章 规划传导

第一节 横向统筹协调

第二节 纵向传导约束

第三节 项目清单管理

第七章 投资效益

第一节 投资匡算

第二节 资金筹措

第三节 预期效益

第八章 “两山”转化

第一节 丰富生态产品

第二节 培育生态产业

第三节 探索实现路径

第九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创新体制机制

第二节 建立政策体系

第三节 强化资金筹措

第四节 加强科技支撑

第五节 严格评估监管

第六节 鼓励公众参与

发布时间: 2021-11-11

链接: http://files.in5.cn/anli/202111-四川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pdf

标签: 生态修复, 国土空间规划,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