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
简介: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报批稿)本标准规定了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的总则与要求、土地权属调查、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城镇村庄内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专项调查、数据库建设、统计汇总、成果核查及数据库质量检查、统一时点更新及成果等。目 次前 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缩略语4、总体原则与要求4.1 目的与任务4.2 土地分类4.3 调查精度4.4 数学基础4.5 基本调查单位4.6 步骤4.7 计量单<!--autointro-->
内容: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
(报批稿)
本标准规定了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的总则与要求、土地权属调查、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城镇村庄内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专项调查、数据库建设、统计汇总、成果核查及数据库质量检查、统一时点更新及成果等。
目 次
前 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缩略语
4、总体原则与要求
4.1 目的与任务
4.2 土地分类
4.3 调查精度
4.4 数学基础
4.5 基本调查单位
4.6 步骤
4.7 计量单位
5、调查界线及控制面积确定
5.1 界线组成
5.2 界线来源
5.3 调查界线
5.4 控制面积
6、准备工作
6.1 制定方案
6.2 人员培训
6.3 开展试点
6.4 资料准备
6.5 仪器、工具和设备准备
7、DOM
7.1 遥感数据选取要求
7.2 DOM 数据源精度
7.3 DOM 精度指标
7.4 DOM 制作
8、内业信息提取
8.1 信息提取内容
8.2 解译标志建立
8.3 信息提取范围
8.4 信息提取方法
8.5 变化信息表达
8.6 调查底图制作
9、土地权属调查
9.1 调查内容
9.2 调查方法
10、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10.1 调查内容
10.2 地类调查
10.3 调查接边
10.4 田坎调查
10.5 海岛调查
10.6 图斑举证
10.7 面积计算
11、城镇村庄内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11.1 调查底图制作
11.2 地类调查
11.3 城镇村庄范围界定
12、专项用地调查
12.1 专项用地调查内容
12.2 耕地细化调查
12.3 批准未建设的建设用地调查
12.4 永久基本农田调查
12.5 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和耕地分等定级调查评价
13、数据库建设
13.1 基本内容
13.2 总体要求
13.3 县级国土调查数据库
14、统计汇总
14.1 面积统计
14.2 数据汇总
15、成果核查及数据库质量检查
15.1 地类核查
15.2 数据库质量检查
16、统一时点更新
16.1 统一时点
16.2 主要任务
16.3 更新方法及要求
16.4 数据库增量更新
16.5 更新图斑举证
16.6 地类核查与数据库质量检查
17、主要成果
17.1 县级调查成果
17.2 汇总成果
18、成果检查
18.1 调查成果检查
18.2 汇总成果检查
19、成果资料归档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土地分类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分类与三大类对照表
附录 C (规范性附录)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图式
附录 D (规范性附录) 图幅理论面积与图斑椭球面积计算公式及要求
附录 E (规范性附录) 图幅理论面积与控制面积接合图表
附录 F (规范性附录) 内业信息提取相关表
附录 G (规范性附录) 国土调查记录表(电子手簿)
附录 H (规范性附录) 图斑标注内容及代码
附录 I (规范性附录) 田坎系数测算表
附录 J (规范性附录) 无居民海岛调查分类及汇总表
附录 K (规范性附录) 专项用地调查标注内容及代码
附录 L (规范性附录)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汇总表及有关统计表
略缩词:
DEM 数字高程模型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OM 数字正射影像图 Digital Orthophoto Map
GIS 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NSS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发布时间: 2019-02-28
链接: http://files.in5.cn/guifan/201902-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pdf
标签: 三调